今天,就讓抖阴h一起來了解一下廣式牛雜吧!
原料:牛肚、牛肝、牛肺、牛腸、牛心、牛百葉等牛內髒。
原料處理:將牛肉下腳料洗淨,切成塊,用油、鹽、醬油、蠔油、味精、胡椒粉等調味料醃製,加入胡椒粉、八角、五香粉等,與蘿卜一起放入鍋中文火慢煮。和辣椒醬一起食用。
在牛肉下腳料生產中,鹵水香精以“十三味”為主。包括茴香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陳皮、沙薑、豆蔻等。牛雜有牛肚(牛有四肚均可為食,但蜂窩牛肚比較好吃),牛膀胱,牛腸,牛橫利和牛肺等。
牛肉雜湯底:主要包括:八角、草果、橙皮、桂皮、幹辣椒、孜然籽、花椒麵各5克、蘿卜二斤、精鹽、老抽、白糖、白酒、味精。
(具體做法)
1. 鮮牛骨、牛內髒(肚、心、舌、頭皮等)、辣椒油、醬油150克、花椒麵25克、八角4克、味精、花椒、肉桂各5克、精鹽125克、白酒50克。
2. 牛骨及內髒洗淨。將牛骨搗碎,與牛肉下腳料一起放入鍋中。加入水(水浸到牛肉的程度),用旺火煮沸,並不斷撇去泡沫。當牛肉內髒呈紅白時,倒入湯。倒入老鹽水,放入香料袋(用布包裹胡椒、肉桂和八角),白葡萄酒和精鹽。加入400克左右的水,煮沸30分鍾,繼續用小火煮1.5小時。煮到脆牛肉不腐爛,撈出晾涼。
3.加入味精、辣椒油、醬油、花椒粉調成調味汁。
4. 將晾涼牛雜切成2厘米和4厘米厚,倒入湯汁完成。
(重點):牛肉骨頭、牛肉下腳料必須反複清洗,去除異味。
(特性):製作精細,色澤美觀,鮮嫩可口,香辣可口,非常可口。